《啤酒》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組成立會議2017年3月1日,由中國酒業(yè)協會主辦,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71)秘書處和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啤酒分技術委員會(SC1)秘書處聯合組織召開的《啤酒》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組成立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啤酒生產企業(yè)、科研院所、檢測機構以及微釀啤酒的22家單位24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啤酒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酒業(yè)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主持。 何勇秘書長首先向與會成員介紹了啤酒分委會啟動《啤酒》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的相關情況。他指出,當前啤酒行業(yè)處于調整期,隨著個性化、碎片化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大,非主流啤酒增長迅速,產品結構的調整速度加快?,F行的GB4927《啤酒》國家標準是2008版,其適用性亟需作出調整。此外,《啤酒花》《啤酒大麥》等相關標準也同樣存在滯后性,需要及時提出修訂計劃。啤酒分委會(SC1)自2016年12月換屆以來,組織機構穩(wěn)定、職能明確,且委員專業(yè)素質高、行業(yè)經驗豐富,因此,新一屆分委會開展工作高效順暢,于今年1月立即啟動了《啤酒》國家標準的修制訂工作。希望工作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做到以行業(yè)發(fā)展為己任,放眼國際交流前景,認真履行標準起草者和執(zhí)行者的責任和義務,為啤酒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啤酒分委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院長兼黨總支書記李環(huán)亭為與會人員介紹了《啤酒》及相關標準體系的內容概況,并根據標準的分類方法,將啤酒領域現行的相關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匯總統計,約百余項,其中國家標準57項,行業(yè)標準43項。目前獲批國標委修制訂項目6項,已列入國標委修制訂計劃的標準6項。接下來,啤酒分委會(SC1)秘書處還將組織啟動《啤酒大麥》、《啤酒分析方法》、工坊啤酒(小微型啤酒)以及相關物質檢測方法等標準的修制訂工作。 隨后,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啤酒分委會秘書長、青島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食品部副部長譚燕代表啤酒分委會(SC1)秘書處宣讀了標準起草工作組的組成方案。她提出,根據國家標準委于2014年12月《啤酒》國家標準修訂計劃(計劃編號20142737-T-607),由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標準修訂工作。按照征集工作的要求,各相關單位反饋了參加標準修訂工作的相關信息,截止目前為止,共有22家單位24人申請參加工作組。經全體參會人員討論決定,推薦選舉何勇同志為《啤酒》國家標準起草工作組組長,張五九、李環(huán)亭、郭新光同志為副組長的組織架構方案。 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471)副秘書長、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啤酒分委會(SC1)副秘書長郭新光向工作組傳達了國標委下達《啤酒》國家標準修訂計劃(計劃編號20142737-T-607)的任務書,并針對標準修制訂工作提出了工作方案。他建議,《啤酒》國家標準的修制訂內容應結合《飲料酒分類和術語》國家標準修訂工作,進一步厘清啤酒領域相關概念的科學化、系統化,通過基礎研究工作,進一步完善啤酒相關產品的定義、質量等內容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合規(guī)性。同時與產品標準質量指標配套,開展分析方法驗證性研究和系統確證。 會上,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啤酒分委會(SC1)副主任委員、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院副院長張五九代表工作組提出了“對《啤酒》標準修訂技術和指標要點的建議”,并提出了完善啤酒定義、簡化產品分類、改進感官要求指標以及補充工坊啤酒等特性啤酒術語等修訂關鍵內容。同時,他引導與會成員,針對標準中的定義、分類、理化指標等重要修改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全體與會成員表示,愿意積極配合工作組調研要求,及時、準確地提供相關指標數據,并搜集國內外標準法規(guī),協助秘書處盡快完成標準初稿的數據匯總和撰寫工作。
自由容器
|